可以将第三编视为个案研究的汇集。著者首先阐明了自己“概念史研究”的立场,旨在探讨日语新词的变迁所映射出的“概念”、思想乃至制度上的演变。著者逐一追溯了“民主”“共和”“主义”“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等词语的历史演变,以及词语演变过程中相伴发生的概念上的变异。著者随后处理的是严复的译词与来自日本的新译词之间的竞争关系,指出严复虽然独创了诸多译词,但是基本没有利用19世纪以来的汉译西书与英华对译辞典中的新词语、新概念,而严复的译词之所以败给遍地开花的“和制汉语”,其根本原因在于“时代要求新的文体,而承载这一文体的又主要是复音节词”。紧接此章,著者回顾了“金字塔”一词的诞生过程,尤其日本人如何从传自中国的西学新书中了解到“金字塔”的名与形,以及“金字塔”一词又如何从日本回流到近代中国。
终章则回归语言学史研究,讨论了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相关问题,再次提示研究者应该超越“文化优越论”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更加客观与细致地展开调查。
本书的学术意义以及值得表彰之处至少有以下三点:首先,本书的个案研究全部都建立在坚实的文献调查基础之上,著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不仅搜罗群书,调动各种数据库,而且深入各地藏书机构进行书籍版本与内容的调查,所以使得具体论断真实可信,著者本人深厚的文献学功底也得以充分体现;其次,就研究结论而言,针对近代以降中日之间的词汇流动基本上是日本流入中国这一常规认知,著者指出在此之外尚有更加丰富的路径以及更完整的链条,即如果将传教士等编译的汉译西书也纳入考察视野,那么中日之间的词汇交流路线是由中国进入日本又返回中国的,我们以为来自日语的许多词汇实际上也并非日本人的“原创”,这一结论对于纠正与拓展学界的一般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著者并未局限于词汇本身的流变史,而是试图考察其承载的文化与思想层面的意义变迁,这种将语言与文化、思想进行勾连的尝试无疑有助于推进传统词汇学或语言学的研究。
今天上午,位于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里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是2020北京全民阅读暨第十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启动活动现场,别开生面的启动活动后,第十届北京阅读季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