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中华文学 > 正文

《大红灯笼高高挂》伤害了我,但这些伤害都是合理的

2016-08-31 09:08:04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谈体验生活:

我一直被问:苏童,你如何看待最普通的生活?我的回答是: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在过最普通的生活?作家首先必须非常清楚你是一个普通人。我不主张用作家式的眼睛来看待社会,而是要用人的眼睛去看,人的眼睛能够感受到事物的温度、情感。

从20多岁开始,我一直持续很长时间的创作,我的主要感觉是怀才不遇。我在一些场合也说起过我在大学时期是狂热地写作,疯狂地投稿,然后遭遇更疯狂的退稿。

我那时候看期刊还真不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我就看哪个比我差。一发现那些比我差的,我回到宿舍就跟同学发牢骚:“写成那样子还发头条”,“我不比他差吧”。我有一个同学的爸爸是人大出版社的编辑,受家庭影响,他对待这个问题很冷静。他不好打击我,也不好说很难听的话,他说阿童,我跟你说,你爱听不听,你现在别跟我们埋怨,别跟我们发牢骚,你一定要写到别人挡不住,那才能成功。怎么才能挡不住,你自己去考虑吧,挡不住就是要修,要练。从某种意义上他给了我一个创作上正确的三观。我觉得就不要去埋怨了,就努力去写吧。所以后来再被退稿我也觉得很正常,尽管怀才不遇的感觉仍然有,但总觉得不是太正大光明的感觉。应该说,我的坚持跟我同学的那句话有关系,就是要让自己给别人一种挡不住的感觉。

慢慢地,我投稿从有去无回变成广种薄收,寄出去10篇小说,会有1篇小说发表。1983年我在很有影响的《青春》杂志发了一个头条,那是我完全意想不到的。

我必须跟大家老实地说,现在这些小说找不到了,我的集子里面找不到,因为实在写得太令人汗颜。我在努力地销声灭迹,无论如何从某种意义上我不会让大家看见,不会让大家看到我集子中收录的稚嫩的东西。但这仍然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我自己认为我是一个很成功的大学生作家,大学生作家就是青年作家。我后来寄稿子出去的时候,我自己给自己写了一个注释,就是苏童简介:苏童,青年作者,在什么地方发表过作品。其实在这之后又进入了一个别人不答理你的状况,但那个时候我开始觉得我会写小说了。我在比大学时期写得太好的情况下,突然之间又遇到一个瓶颈———《桑园留念》这篇小说,写完之后在全国走了3年才发表。到1987年2月又是一个开始,之后我确实开启幸运模式了,之后就没有人退我稿了。因为我自己说是青年作者,大家就说那算吧,他们就发表青年作者苏童的作品,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