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北京地名中有很多“海”,是因为元代蒙古人没见过海吗?

2018-04-25 09:07:24    国家人文历史  参与评论()人

当时的海子作为大运河终点,江南的商船、粮船便可直达于此,一派繁华景象。1974年,在新街口外大街的施工中意外发现了“元大都海子泊岸码头”遗址,在南北长60米,东西宽40米的范围内,黑色淤泥中布满了木桩,木桩上面又横铺着柏木板,木板上面再铺两层衬枋石,可见当时作为漕运码头的海子水量得有多大,“都人因名焉”,海子也成为了民间的习惯性叫法。

明时,通惠河渐渐淤塞,闸门也多有损坏,水量小了很多。后来修建的德胜桥将水面一份为二,桥西沿用积水潭一名,也称西海,桥东则为什刹海。到清代光绪年间,河况日下,河道淤塞决溢严重,断了漕运的积水潭渐渐成了块旱地。再看如今的水域面积,也就确实谈不上什么水的壮阔了。

现在的“后三海”地区

说完“后三海”,再来看看“前三海”,也就是元代的金水河——太液池系统,这三海之名与元人也就更没什么直接关系了。北海和中海水域范围在元代,被称为“太液池”,在大内之西,“周回数理,旧植芙蓉”。

太液池的西岸南部建有隆福宫,北部为兴圣宫。太液池中有三岛布列,三岛中最大的是金代遗留的琼华岛,另外两岛为圆坻和犀山。忽必烈中统年间曾征调工匠在琼华岛上修筑了万岁山,山上还建有广寒殿等建筑群。太液池环绕着琼华岛,种植莲藕,泛舟池中,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

元大都遗址公园

元人王蒙曾作诗:“南风吹断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称赞此番盛景。到了明代,皇宫不再以太液池为中心,而是将其作为西苑进行了修缮扩建。永乐年间在太液池的南端加凿小湖,形成南海,完成了太液池三海的基本布局。后又陆续建有石桥——金鳌玉蝀桥和蜈蚣桥,将水面分为北海和中南海,以及中海和南海。

1876年拍摄的金鳌玉蝀桥

关键词:老北京地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