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统治》载:“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旧为下马飞放泊,内有按鹰台。永乐十二年增广其地,周围凡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中有海子三,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名南海子。”这就说的很清楚了,南海子之名源于明朝旧称。
京城如此,在内蒙地区也有许多“海”字地名,限于篇幅,仅以岱海和乌海为例。
岱海,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是一个椭圆形的内陆构造湖,由周围20多条河流和中层地下水汇聚而成。水域面积上,现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景色优美,有“草原天池”的美誉。
古时,岱海被描述为“大海”,汉代称为诸闻泽,“周百余里”,魏时称旋鸿池,辽代叫奄遏下水,元代叫下水,清初叫岱噶淖尔,后称之为岱海,并沿用至今。关于“岱噶淖尔”之名,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有一位蒙古族小伙子到湖边放牧,赶着羊群在湖边饮水,突然间狂风骤起,一匹白马如闪电般从天而降,一口就吸干了整片湖水。白马饮罢,昂首长嘶。从它露出的牙齿中,牧人看清是一匹年龄约两岁的神驹,于是给湖起了个名字叫岱噶淖尔,也就是“两岁神马驹”的意思。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乌海位于黄河流域,受“河套文化”和“仰韶文化”影响。汉武帝时期,在此修筑沃野县城。魏晋时,乌海地区为西部鲜卑所控。南北朝时,先后为前凉、后凉、北凉所据。隋唐时期,属于突厥汗庭之西境、甘州等地。后为西夏党项人所控。元朝建立十一行省,乌海为甘肃行省宁夏府所管辖。明朝时,为甘州、肃州二卫的边外地。清朝,不同地区分属于阿拉善和硕特旗和伊克昭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