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闻故事说,“前三海”的名称出自明朝太监,并被沿用下来。故乾隆皇帝也曾调侃三海之名,指其是虚诞的夸张:
“液池只是一湖水,明季相沿三海分。”
“三海何曾五里遥?椓人张大笑前朝,”(椓,指敲,古代宫刑)
明清易代后,以北海为主体的西苑又不断改建、增建,如修建白塔建筑群、南海瀛台等,使得前三海区域更加充实精美,也承担了更多的综合性功能。
元明时,这“六海”相连成一片,水量充盈,也确实算得上是一块水域广阔的地带了。
除了前三海和后三海,北京城南还有一处“南海子”,范围大致是现在的南苑地区。南苑地处古永定河河道遗存的地势低洼地带,泉水、雨水、河水汇集于此,形成了一个较为广阔的水面,湖沼广布,草木葱茂,是金元明清历代皇家猎场和苑囿所在地。
南苑景色
元代称南苑为“下马飞放泊”,何为下马,何为飞放?
关于“下马”,清人于敏中《日下旧闻考》解释:“曰下马者,盖言近也。”所谓“飞放”,可不是拎着鸟笼子,溜溜达达逗鸟玩,而是游猎。元代蒙古统治者历来重视骑射,遂把泉源密布、水草丰腴的南苑地区当作游猎和训练兵马的重要场所。“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还设有仁虞院,专门负责管理打捕事宜,训练海东青(学名矛隼,是一种美丽的中型猛禽,也是体形较大的隼类)捕捉飞鸟、小兽等。明朝继承了元朝的猎场,并扩大了数倍,还修建了围墙、大门,以禁民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