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无意识的心灵与理性的美丽新世界之间的《地球最后的夜晚》(5)

2019-01-03 13:59:3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而另外一个有关电影本身质量的讨论,相比于探讨一部“作者电影”的“叙事性”,似乎更有价值:即毕赣在这部电影中传达的“私人性”,似乎并没有那么“私人”。《路边野餐》掀起的赞扬,大多来自于其提供了国内电影创作中难得一见的自我表达,有关时间、记忆和美学价值的强烈的个人“风格化”。而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毕赣的私人表达没有超出《路边野餐》的范围,大量的影片时间,被其对塔科夫斯基多部电影中仪式化场景的致敬,被其在文本上对莫迪亚诺、波拉尼奥的互文,被其影像上对多部作者电影的模仿和再现,以及在技术上达到革命性的70分钟3D长镜头所填补。毕赣将个人的艺术体验完整地“互文”在整部电影里。这些元素的存在,完善了导演的表达效果,却也将导演缺乏新表达的状态暴露出来。

本身作者“私人性”的“拒绝理解”,以及过度“互文性”导致的表达遗憾,使得《地球最后的夜晚》失去了被深入讨论的土壤。观众对其采取的方式,也许得是“浸入”和“体验”。那么,其实很多有价值的疑问还未被广泛注意,比如:用精致的,建构性的主观长镜头表达梦境,是对梦境的复制还是对梦境虚假的重写?第一人称视角与长镜头一定是形影不离的吗?3D形式下,电影本身对“梦境”的刻画,在美学上的革命性是否与其技术上的革命性相配呢?

这些本来是这部电影上映后,很多人其实会关注的问题。

文化资本的战争:某种“艺术专制”与“美丽新世界”

面对针对此次营销的质疑,导演毕赣曾经表达过一个被认为是理想主义的看法,即:针对观影群体的所谓“精准营销”,是一种业界对观众的强力傲慢。他说,没有人能够决定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喜欢看什么电影,比如他本人就是一个来自小城市的艺术电影爱好者,他相信他营销的对象,一定有喜爱这部电影的人。

关键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